2018年2月5日

32歲快過了一半

今天是2018年2月5日。

此刻的憂愁,好像如何用力也擺脫不了。

在此留下幾個字,看他日回看會否就如過眼雲煙。

2015年8月17日

慢慢來

2014年前往柏林前,生活完全糊塗,卻總是思如泉湧,對創作和生活的激情,沒有被論文的龐大壓力完全蓋過。生活總算如意,行雲流水,總算流麗。

大約是從柏林回來後開始,漸漸被像焦慮症和抑鬱症的混合物侵襲。曾經妄想,待得2014年9月22日,論文口試過後,一切就會安好。大概安好了幾天,及後雨傘運動的例外狀態,亦讓我以為一切好起來了。結果到現在只是進入了更深的深淵。

現在回看,就像從柏林回來後,一頭衝進了迷霧,徑往前亂撞了一通。如今快在不如意的狀態一年,一方面希望擺脫因論文而造成的混亂,卻又希望重拾那時的文思與靈光。雙重的再生。

慢慢來,一定可以的。慢慢來。

2015年5月19日

purposes of making art?

1. Human civilization 'hall of fame'?
2. Revolution?
3. Mass entertainment?
----
4. 'Practical utopia'?
5. 'Enchanting everyday life'?

2015年5月8日

Le Corbusier (1883 - 1965)

Dom-ino (1914-15)




http://www.dezeen.com/2014/06/09/le-corbusiers-maison-dom-ino-realised-at-venice-architecture-biennale/



Maison Citrohan (1920-22)


https://utopiadystopiawwi.wordpress.com/purism/le-corbusier/maison-citrohan/



Ville Contemporaine (1922)






Maison La Roche (1923-25)


http://www.galinsky.com/buildings/laroche/



Pavillon de l'Esprit Nouveau (1925)




Plan Voisin (1925)




Villa Savoye  (1929)


2015年5月3日

stand by me

2015年4月26日

26/4/2015

一杯余市15年、兩杯Arberg 10年,想起2007年,每個星期五晚上,在這所房子的討論與酒精。轉眼就8年了,幸而也感自己已前進了不少,回首無悔。

定要寫好那篇好像叫〈香港,你還可往哪裡去?〉的文章。

寫一篇叫〈最香港的麵食〉也不錯。

2014年7月25日

A few things to remember

教授



















Michael Nyman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Paintings


2014年6月-7月,觀看

Mr. Morgan's last love
http://www.imdb.com/title/tt1838603/



















子非魚



















東京小屋


















星火 (dir. 胡杰)












The monuments man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嚦咕嚦咕新年財














千言萬語




2013年10月28日

'Readings' of 2013 (to be updated)

Films 

1. Two days in New York
2. Deep Blue Sea
3. Life of Pi
4. Les Miserables
5.一代宗師
6. Holy Motors
7. Hitchcock
8. Turn me on, god damn it
9. 不老騎士
10. Angel's Share
11. Ginger and Rosa
12. 逆光飛翔
13. 葉問 - 終極一戰
14. Like someone in love
15. 東京家族
16. Searching for Sugarman
17. The Great Gatsby
18. Argo
19. Guartet
20. Something in the air
21. Before Midnight
22. Promised Land
23. Arbitrage
24. Phil Spector
25. 那年遇上世之介
26. 狂舞派
27. First Position (Documentary)
28. 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
29. I am so excited
30. The great beauty
31. Golden Gate Girls (Documentary)
32. UFO in her eyes (dir. Guo Xiaolu)
33. Gravity
34.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35. 風起了

Books
1. 陳冠中,《裸命》
2. 村上春樹,《村上收音機3》
3. Zadie Smith,《NW》
4.

2013年8月7日

2013年7月10日

10/7/2012

最近一留意到比自己年紀沒有大多少,但已成就非凡的人,就心虛起來。

捧在手上讀的,是Zadie Smith的小說《NW》。天啊,她才37歲,就寫了四部長篇小說 --我心裡經常是如此結構的句子。

'The novel is experimental and follows four different characters living in London, shifting between first and third person, stream-of-consciousness, screenplay-style dialogue and other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an attempt to reflect the polyphonic nature of contemporary urban life.'

知道其他藝術形式、研究方法、非小說書寫,可以如何處理這種'polyphonic nature of contemporary urban life'?

-----

我還沒到過傳說中的hidden agenda,雖然已看過那齣叫《三遷》的記錄片。明天因同學的推介,將會去看Pacific UV,一隊來自美國Georgia的樂隊。

-----

沒精打采,要整頓一下心神。


2013年1月25日

一萬

這個blog,居然在約干年後,總瀏覽次數在今天到了10,000回。

閱讀"In every already already, there is a not yet'時的那個我早被埋葬。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倫敦就是我的佛山。

2012年10月27日

今年2月開始用的記事簿,終於寫滿了,一頁不剩。

讓我帶本新的去看《如果在末日》。

2012年10月12日

anything is...

呼。沒想到自己能忙至這樣子,或願意忙至這樣子。那天在圖書館,又是匆匆的進,匆匆的走,在離館前竟讓我見到這DVD。踏出了館,心想,不行,就回頭,把它拿在手裡,借出。未必會有時間讓影碟被唯讀,但一下子,感覺回到了「自己的園地」。兼念幾個月前那麼易入睡的幸福時候。


2012年9月30日

2017

距離2017年,還有5年。最近的思緒,總是在想一些「五年計劃」,去丈量五年之後,跟這個城市的關係,跟這個世界的關係,我將站立在什麼位置,我將會是個怎樣的人。

願2017年夏天,能往Venice、Kassel、Munster學習,再重訪一些城市,回望自身。而那時我將三十二歲。村上春樹好像有篇小說,叫32歲的day tripper。

當然大前題是末日不來的話。

Venice Biennale, Documenta, 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 Will Coincide in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