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沒看這種大製作,也草草說幾句。)
當然,我們可以如石琪、紀陶、皮亞等直斥翻生侏羅館2的無稽、小聰明、胡鬧、得啖笑、幼稚狂想,而這些確是事實。當然,我們也可以搬出大量特別針對美國博物館的文章,批評那些展品如何在塑造歷史時忽視、貶抑和stereotype女性、原住民等,抬高藝術正典和歷史正統,而這些都可以放諸劇情中。
但我更願意選取的一種解讀是,電影中所表達的"翻生狂想",何嘗不可以放在香港的都市情景?Ben Stiller的角色活脫脫就是個對博物館靈魂有堅持的使者。博物館翻新期間,社會對博物館的期望改變了,主導"重建"的人要把它改造成spectaculer、高科技主導的展館,將舊有的"展品"都拋棄到別處的archive,永埋地下。換言之,他們光榮的任務已成過去。但是,只有Ben Stiller知道看到,所謂的展品間其實有著他們的倫理、性情和故事。而那一趟又一趟胡鬧且故作驚險的歷程中,他為的只是希望將這些朋友帶回屬於他們的地方。只有Ben Stiller知道,在述說那些自然史故事時,不能掏空說故事者的靈魂。最後一幕紐約Natural Museum重開,因為他暗中捐出的一筆巨款,這些"展品"得以以原來的面目在夜間示人。故然,也可以說參觀者的快樂也是來自展品真面目的奇觀性,然而看在Ben Stiller眼中,只有這種真切的互動,才是說故事的神采所在。
沒錯,排除萬難大團員結局、美國人將會好下去、主角與Amelia Earhart無法完滿的愛在轉眼間"浪漫"重現,都是一貫平庸的收結;然則我們怎能就此略過一個重點:Ben Stiller沒有去和Wal-mart代表開會!還記得的話,在故事之初,當下屬興奮告知Wal-mart願意與公司談合約,那時候Ben Stiller不屑一顧還可以被視為一種異化的情緒。但經過Amelia多番質問,他回到紐約後自甘淡泊,看透當大公司CEO的虛無,再次穿上看更的制服,守護他的朋友們。這種對另類價值的追求,還獲得兒子的笑容肯定。一團糟的超巨型製作之中,還是可以看出浪漫故事的。
p.s. 看得我樂不可支的,是導演如何玩弄當代藝術名作。看到Jeff Koons的汽球狗在藝廊裡走走跳跳,和Calder的東西動個不停,竟是一大趣事。後者,讓我很掛念丹麥的Louisiana博物館呢。Edward Hooper畫中那些寂寞的人,被嚇得打破了酒杯,也是一絕。難忘拿破侖先生的提問、"史賓"迪拿的深情自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