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8日

這樣巧合: The Fall Of Public Man

上星期上建築系的討論課前要讀Richard Sennett的經典作The Fall of Public Man,大概是談公共文化與空間的沒落的歷史著作。因為Sennett行文頗有趣,而且他用的例子包括了我在倫敦常去的地方,所以覺得份外好讀。去年也買了Sennett較後期的著作Flesh and Stone的中譯本,也是行文輕鬆,不似一般學術著作。上星期讀畢The Fall of Public Man的章節,正在想這本書會否有中譯本,而且在設想,如果有的話會譯作甚麼名字。

今天晚上,卻知道了我最喜歡的台灣出版社群學出版,繼去年David Harvey的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之後,又在這個月出版了The Fall Of Public Man的中譯本。這個出版社,實在不簡單。

你猜中文譯名是甚麼?

答案:
http://socio.com.tw/forum/viewtopic.php?t=1594

貓的力量





今晚去了看Cat Power的live,是為零八年第一場gig,打開頭炮。倫敦的music scene比前述的電影文化更是多姿多采,可說是看現場音樂的首都,去年看了四場現場都各有千秋,每有驚喜,這裡就先按下不表。當初知道Cat Power會巡迴經倫敦,實在頗期待,於是急急買票,當時已是一月中,依然一票可求,還以為Cat Power在這邊號召力不及在她家鄉。但今晚到達現場卻發現場館擠得全滿,而且同去的Flatmate要替朋友多買一票,都要光顧黃牛黨了。

記得當初偶然遇上這無可抗拒的聲音,是在一張向法國著名創作人Serge Gainsbourg致敬大碟Monsieur Gainsbourg Revisited中。已是零六年末了,那段時間這張唱片被我播了無數次,而且特別喜歡其中兩首,其中一首的參與者就是Cat Power。(現在唱片送出了,所以也許久沒有重溫)自始就牢牢記下了她的聲音。因為我喜歡的女歌手真的不多,所以印象比較深。及後去年頭偶然在唱片店購得她的album The Greatest,這張唱片就伴隨了我一整年。

直至最近,留意到王家衛新電影中竟有Cat Power演出,而且她的歌也出現在電影的原聲大碟中,另我對電影的期待提升更多。而且,讀到一篇王家衛的訪問,談到The Greatest就是他拍攝時的零感來源之一,因為他在美國穿梭不同場地時,在車上就不斷放著這張album。這樣巧合的音樂matching,對我來說是非常有趣。所以在差不多時間留意到Cat Power在倫敦演唱,自然是best timing了。

但是話說回來,雖然這個晚上Cat Power的演唱絕不欺場,但整體感覺說來只是不過不失。主要是因為整個rundown實在太短了,而且她都差不多沒唱過The Greatest中的曲目,其餘的歌曲卻有點千遍一律。雖然她的聲音無論如何也值回票價,但只能說沒有驚喜了。不得不提是,曾跟一位英國同學提起我即將聽Cat Power的演出,他的反應竟是回上這一句:"You know what? She is so hot." 哈哈,但因為差不多站在場館的最後位置,所以就無法求證同學的話了。但在網上看到她的資料,才知她竟已36歲! 噢,她在台上大量的跳動,看起來實在只有二十出頭。

找不到Cat Power翻唱和改編Gainsbourg的一曲,卻意外發現了原曲,萬分精采:
Serge Gainsbourg & Jane Birkin - Je T'aime Moi Non Plus

2008年1月25日

追啊追

真糟糕,已開始懶下來,趁著星期五晚上就寫一下。開始發現這個學期的一星期中,每天都在追趕什麼似的。因為這學期選讀的三門課,都在早上,對於我這在晚上凌晨時份才最活躍的人來說,時間變得非常"不見使"。其實整體上課時間不比上學期多,但真正可用來讀書的時間像少了一大截呢。我的課堂分別在星期一、三、五(不計旁聽那些),而這些都是研討班的課堂,課前會有大量要看的文章。如果沒有看完才上課的話,基本上是什麼也學不到的。如是者,一個星期的循環就成了這樣:星期六日讀週一那課的書,星期一二讀週三那課的書,星期三四讀週五那課的書。當然,這個循環是很理想的情況,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讀不完。是故,每個星期都會是追趕又追趕的旅程。每門課要讀的書有多少呢?我也數算過,大概界乎五十到一百頁吧,這個數目對postgrad來說大概是正常的。當然,我還是很享受的,這學期的課都切中了我極欲理解的課題。

2008年1月23日

Heath Ledger: I I am not here

原本今天這麼忙碌,我是不太可能知道這消息的。但是,今早擠上巴士,前面的乘客把一份Guardian攤開,讓我看到大大張斷背山的劇照。心想,不是吧,該用色戒替李安宣傳一下才對吧。再瞄多一眼標題,大大隻字的Heath Ledger Dies at 28. 一下車就走進學校的小商店拿報紙看求證一下,當然沒有看錯了(如果那份不是Guardian而是倫敦下午派發的免費報紙,我還會不太相信的)。友人跟我說這消息時用的字是"太震驚",也只有這三個字才能形容了。感覺跟年多前剛看完在晴朗的一天收檔(A Prairie Home Companion)後不久,Robert Altman就收檔了的感覺一樣。幾星期前才看了大受好評的"不知道是不是"Bob Dylan傳記電影I am not there,傳過頭來他就上映一次I am not here了。自能說,一齊都太Hollywood了。Hollywood自然就是狗屁和讓人難以理解的。

更荒謬的是他演Bob Dlyan的傳記,卻比Bob Dylan本人先去一步,算是怎樣的一件事情?

2008年1月21日

失眠

最近失眠又嚴重了,但課堂都在早上,所以整個星期下來會十分累。大概早就接受了失眠是我生活的一部份,所以這次也算是不以為然。幾天前留意到一個攝影展的題目為Insomnia,自然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在倫敦,最過癮的除了看電影,當然也有看大大小小的Gallery。那些廣為人知、詳盡地列在旅遊書中的大型藝術館自然不用說。住在這兒,更可以知道一些較小型,但同樣甚具質素的展覽場地,不僅不比National Gallery、Tate Modern那些重點名勝遜一籌,有時它們還會帶來更多驚喜。目前到過的,特別推介有Geffrye Museum(我認為是倫敦最美麗的博物館)、Hayward Gallery、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等。這次推介的,就是Insomnia攝影展的場地,Photographer's gallery。

Photographer's gallery在鬧市之中,就在China Town隔鄰,所以我閒來無事都會故意路過看看有沒有新展覽。它獨特的地方,是在同一條街上一分為二,"一街兩鋪"。雖然這個gallery的面積極小,但辦的展覽裡都盡是世界級攝影師的作品。而且它有許多與攝影有關的活動,如演講、讀書會等,都請來攝影師們親身說法。我最喜歡的是在它的書店逛,細看那些相集,而聽說它裡面的咖啡店也頗有名。那咖啡店的設計頗特別,它就身處於Gallery的中心,跟展覽同在一起!所以那兒時常都擠滿人,一邊喝咖啡一邊看展覽。記得年半前第一次來,它展出的是Antonioni那齣Blow Up的劇照,自此我就對這個地方印象深刻 。














這次遇上的專題展覽,如上所說題為Insomnia,是攝影師Antoine d' Agata的個人展。他最近才加入了著名的Magum(剛好Magum今年是60th anniversary,將有許多大影展覽)。這個展覽最獨特的是展出照片之多,因為它的展出形式不是一幅幅分隔開的照片,而是在牆上用數十張拼砌而成的蒙太奇。這次展出了幾個系列,都是以這種形式擺設。也許是如攝影師所言,他對表達寫實的東西毫不感興趣,所以就用這方法製造出一種感覺,多於要觀看者細看每張照片的內容和拍攝技巧。看到其中一段介紹文字提到照片的'main character'都是攝影師本人,然後我就感奇怪了,他其中一個主要題材是性愛和身體,難道我看到的都是他架好攝影機來拍自己?後來再細看了一會照片,再看一些介紹文字,才意會到那句話是貫徹在攝影師的理念中。他指自己攝影為的是捕捉拍攝者眾多經驗中劇烈與深入的性質(the intense and intimate nature of his experiences)。


(© Antoine d'Agata/ Magnum Photos)

一旦理解他的創作理念,就能理解原來所謂的'character'根本不用存在於被拍的角色於物事中。難怪他最喜歡用來表達自己拍攝理念的,是西班牙詩人Fernado Pessoa的一句:'What we see is not made up of what we are seeing, but rather from what we are.' 這又讓我想到從前Bobby說過的,每張你親身拍的照片,你都會在其中。另外,特別喜歡他拍一系列,讓人強烈領會到是關於相遇(encounter)的黑白照。他似乎都全不介意照片的對焦和燈光問題,但一系列照片用蒙太奇形式展列出來,挑動的情緒是那樣強烈。這又教我躍躍欲試,很想把黑白底片放進自己的相機中。就待拍完現在這卷吧。


(EGYPT. Cairo. 1999 from Insomnia 1998 – 2003© Antoine d'Agata/ Magnum Photos)

作者的base在巴黎,但他說無法在那兒工作,他只能不斷移到陌生的地方,才能拍出照片來。話說回來,不知道那叫Insomnia的系列,又是否攝影師剛到達了一個新地方,尚未適應,無法入眠,所以蕩在街上拍回來的?如是的話,也許我下次失眠也該攜著相機,"漫無目的地走在冷冷的街"。




連結:
Antoine d'Agata: INSOMNIA
http://www.photonet.org.uk/index.php?plid=902

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
http://www.photonet.org.uk/

2008年1月18日

不需DVD的城市

各位的留言,我都會在留言欄裡回覆的(盡力啦~)
---------------------------------------------------

倫敦平日總不至於比香港鬧市擠擁,但回來後經歷的冬季大減價,卻讓我刮目相看。記得年未在Harrods逛了一次,感覺就像在香港逛年宵市場。有趣的是倫敦人嚴守的一年兩次大減價,遍及任何一類型商店,也包括賣DVD的大型連鎖店。那些堆出來的半價Boxset、3鎊5鎊的DVD,在這城市真可堪稱是"跳樓價"了。但我總有一個想法,認為這個城市的影迷,不太需要DVD。

這就要從頭由倫敦的觀影文化談起了。這可是得慢慢談的課題,將會陸續有來。

這次先談"不太需要DVD"的問題,這尤其是就我這種對電影"愛得太遲",只看過極少世界各國、經典大師電影的人來說的。一般來說,要跟著電影史來追回那些'masterpiece',主要途徑就只有DVD,但影碟鋪告訴我們,除了極少數例外,大師都是喜歡打劫的。(戲夢巴黎就是例外中的例外,值得多買幾隻收藏!如無記錯這廣被誤認為色情片的DVD跌價至港幣20元) 除此之外就是等一年數次的甚麼回顧展,好運之至才遇上心儀那位。更何況,守舊如我總堅持只有在漆黑中對著大銀幕和陪伴你的陌生人,比起對著電視甚至notebook好得多。

就此而言,倫敦可說是天堂。在這兒,會每月定期放映經典電影的地方可說是數之不盡,加上一些定期舉辦的古怪放映專題、和數之不盡的小型電影節,對我而言,是令倫敦正式國際電影節失色不少的----這處每月都像電影節啊。重要的,是這兒各個放映機構都喜愛回顧,密集得當你這兒想買某DVD,某處就公佈下月會在大銀幕上放映。其中最震撼的莫過於British Film Institute平均每月放映兩位導演/演員的全展----沒錯,是全展,BFI對這方面的執著,是讓我這等小影迷大開眼界的。

就舉兩次有趣的經驗。一次是錯過了某電影院放的藍白紅三部曲。我是Kieslowski的影迷,有這套DVD卻一直捨不得看(那是剩下最後三齣未看的了),還以為錯過了在香港一次、倫敦一次,再難有機會在大銀幕上欣賞,誰知說時遲那時快,Barbican Centre就宣佈二月的回顧展'Directrospective'是Keislowski。另一次是,曾經向這邊的Supervisor推介了賈樟柯,他從沒聽說過,但很有興趣看。當我正想把帶過來的珍藏借給他時,BFI就公佈下月會有賈的全展!(雖然以倫敦的物價,這也許是入門影迷之災了)

講多無謂,粗略地數,下月先有上述兩個導演的回顧,再數數其他會在各處放映的還有:Wim Wenders全展、八部半、同流者、一堆Bunuel…還是不數為妙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倫敦的觀影條件還有兩個好處,一是任何非英語電影都會配上英文字幕,二是各大單位的選片者似乎都沒半點歐洲中心,大都是很cosmopolitan。我常這樣說,在這兒,一對情侶夫婦飯後閒來沒事,亂進一間電影院看齣電影,那就很有可能是斷了氣或東京物語!如果你也堅信在大銀幕前看的電影比較吸引,這個城市真是不需要DVD的 。

當然,這只是對倫敦看電影文化的一個粗略簡介,其他的留待後文逐一漫談。

(雖然如此,今期Sight and Sound的editorial就談到digital culture對入場看電影的影響,並說2008將會是關鍵的一年,這個有機會再談。)

2008年1月17日

這不是開張啟事

已有一段時間徹底地放棄寫blog了,也有一段時間完全失去了表達的欲望。直至最近,大概是從香港返回倫敦之後吧,這種欲望又充斥日常生活中。這顯然是好事,因為只有當生活滿是令人雀躍的事,才會急於表達那種興奮之情。緣由該是,在倫敦的生活瑣事都安頓下來,也對所有陌生不知所措習慣起來。剩下的,就是一直響往而享受的生活。這個blog為的就是在這種生活中留下欲望的痕跡,就像從前一直留下過的。

當然,也是向朋友們履行多跟你們分享留學生活的承諾。

其實,這個blog已存在超過一年了,卻從沒公開過。這兒曾留下過幾篇充滿情感的文字,大概沒什麼人看過,也早早就被我刪去了。現在一切事過境遷,那段時光的空殼仍留了下來。早前看岩井俊二監製,熊澤尚人導演的<聽說你愛我>(Rainbow Songs)時,一直想起這個博客。當作紀念,在十八廿二的尾聲,沿用這裡來驅除思想。原本打算在一年之初開張,但學業上的停滯讓它今天才出現,還幸一月仍沒過。

Sight and Sound是British Film Institute出版的著名電影雜誌,我經常在這邊的書店打書釘時速讀。Camden Town大概被陳奕迅唱紅了,我現在就住在這地方。Sight and Sound和Camden Town,加起來就是我的ups and downs了。

'In every already, there is a not yet'出自一位瑞典地理學家Gunnar Olsson,在一篇叫 'Washed in a washing machine™'文章,是我來這裡以來看過最有趣的文章。表面上它要談的是什麼是後現代(地理學) (因為它在一本以此為書名的書中),但文中差不多對此隻字不提,反而不斷談一些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生平(特別是Duchamp),充滿非常幽默的遊戲文字。當然,單看文章的標題就知過癮了。特別是那一句,一讀難忘。因為難以演譯,有興趣真的不仿找原文來看看,不會後悔的。該文開首複印了下面這幅畫作,就貼出來當作一試貼圖好了。 畫下方的法文中譯該為:'這不是煙斗'。 (文章沒有完整的網上版,只有其中一部份,若有人好想看但又找不到(該沒有吧,哈哈),請跟我說,我會想辦法給你)



René Magritte, Ceci n'est pas une pipe (The Betrayal of Image) (1928-1929)